2019年1月18日,在第十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CCC2019) 暨第十六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ISC2019)的“AMI”专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的韩雅玲院士对我国冠心病抗栓治疗现状进行阐述,介绍相关领域研究的成就和发展方向,让与会者对我国冠心病抗栓治疗的流行病学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编者按:2019年1月18日,在第十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CCC2019) 暨第十六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ISC2019)的“AMI”专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的韩雅玲院士对我国冠心病抗栓治疗现状进行阐述,介绍相关领域研究的成就和发展方向,让与会者对我国冠心病抗栓治疗的流行病学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韩雅玲院士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统计数据,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
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
中国ACS发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且中国人群的冠心病发病规律同欧美人群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以临床表现为例,GRACE研究的结果显示,欧美人群中ACS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发病比例为1:1:1,中国患者则表现出以STEMI和UA为主的特点,NSTEMI的比例相对较少。在GRACE研究的基础上,安贞医院吕树铮教授开展的中国与全球ACS临床数据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ACS患者中,STEMI占46%,UA占37%,与世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人群药物基因组学与国外人群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韩雅玲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袁晋青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卢才义教授等的研究结果均显示,中国人群中,CYP2C19*2 LOF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比例约45%左右,而美国人群中的比例为73%。
无论发病类型还是药物基因组学,中国人群表现出的特点都提示临床,建立针对中国人群的冠心病数据库非常有必要。
中国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注册登记
中国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注册登记在稳步进行中。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牵头,32个省市自治区的107家医院共同参与的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方案研究,即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I11B07),于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完成病例的筛选,共入组14 032例患者,目前正在进行5年期随访。该研究于十三五期间入选冠心病患者总样本达2.8万例以上。
冠心病血栓事件预测及优化干预技术研究,即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301300),与上述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方案研究都旨在建立中国冠心病患者风险评分模型,这将有利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研究者主要对患者的基因表型炎症因子、病史特点与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与PCI结果以及血小板功能筛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通过数据库的建立,摸索可用于中国人群冠心病风险评估的模型。这将有利于临床通过综合评分量表,将患者按照高危、中危和低危评级,据此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OPT-CAD研究
韩雅玲院士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OPT-CAD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出院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情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治疗比例逐渐降低。出院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ACS患者的阿司匹林使用率从97.8%降至91.1%,P2Y12抑制剂的使用情况更严峻,从出院后第9个月开始,治疗率从75.7%迅速跌至58.6%。根据OPT-CAD研究中在14 032例患者推导并验证的结果显示,与GRACE风险评估模型相比,OPT-CAD风险评估模型更适用于中国人群。
此外,韩雅玲院士主持的OPT-PEACE研究是关于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安翰磁控胶囊胃镜(AMCE)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的随访工作将在2019年第三季度全部完成,最终结果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发表